第5章 雷霆鈞落座德馨亭,覃玥媃請教劉德升

聽到聲音,就見一箇中等身材,白髮長髯的老者,推開院門,笑嗬嗬的走了過來。

雷霆鈞趕緊跑過去,並雙手打拱,深施一禮:“先生在上,請受晚輩雷霆鈞一拜!”

老者也雙手打拱說:“雷俠士客氣了,來來來,幾位俠士,請屈駕寒舍一敘!”

說著話,老者招呼著冰玉清她們,並伸出雙手,捧著雷霆鈞的左臂,請大家進院子。

俠士?

雷霆鈞跟老者在前麵走,雷晟殷小聲問冰玉清:“冰姨,在咱們那個時代,大家都喊我爹先生,怎麼到了這裡,都喊他俠士?”

冰玉清笑著拍了拍雷晟殷說:“看看你的衣服!”

雷晟殷的姥姥,就是一百多年前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周雯影的親孫女,而周雯影的雯妮羽禕服裝公司,當年就致力於設計和推廣新漢服。

到了雷霆鈞的那個時代,大中華的街麵上己經看不到西服了,不僅大中華,全球都興起了新漢服熱。

他們穿越那天,正是中秋之夜,雷晟殷的小姨芥妮妮,專門給他們送來西套新款的短衣襟漢服。

雷晟殷明白了,這套衣服,在漢末出現,確實像這個時代練武之人。

“還是不對,冰姨,老者咋知道咱們是來拜訪他的?”

“你忘記剛纔好老漢的調子了?”

好老漢唱的是啥,他們確實冇聽清。

那個歌聲雖然嘹亮,曲調卻不是山歌。

經冰姨提醒,雷晟殷猜想,好老漢唱的恐怕就是古時候的文曲調子,就是文人用自己的詩詞填詞,即興演唱的小調。

進了院門,雷晟殷又糊塗了:明明是個柵欄院子,在外麵看,就是個普通的農戶,怎麼進來是個高大的庭院?

不僅雷晟殷驚奇,冰玉清和覃玥媃也驚奇了。

“嗬嗬嗬嗬,幾位先請德馨亭小坐,君嗣先生很快便回。”

君嗣先生?

難道這位老者不是劉德升?

“爸,君嗣先生是誰?”

見老者笑著離開,雷晟殷小聲問。

“君嗣是劉德升的字。

劉德升,字君嗣。”

“這個人好冷門!”

雷晟殷不自覺的又想起了三國遊戲,這次覃玥媃倒是冇奚落他,而是對雷霆鈞說:“雷叔,我上學期申請的雙修,現在中醫和中國曆史雙修。”

雷霆鈞點著頭說:“好,中醫和中國曆史,都是我大中華之根本,有精力雙修是最好的。

你的老師是於恭耘?”

“對呀,雷叔,你咋知道的?”

“於恭耘主攻方向就是三國時期的曆史,你也提出三國的問題,我估計是他。”

“可是雷叔,劉德升這個名字,我也從未聽說過。”

“劉德升,生活在桓靈二帝的時代,而你老師偏重的是三國。”

據雷霆鈞瞭解,劉德升確實是冷門,甚至於劉德升是不是他的真名都很難說。

王莽時代,曾做過多方麵的改革,其中包括人名改革。

這裡還有一個故事,王莽的長孫叫王會宗,作為皇長孫,未來肯定會繼皇帝位。

這小子也不知道是心太急,還是腦子被門弓子抽了,居然悄悄的給自己畫了一張穿著龍袍的畫像。

這還不算,這小子覺得自己應該拉攏一派勢力,居然夥同自己的舅舅,悄悄的訓練家丁。

這小子腦子肯定有病,你想拉攏勢力,憑皇太孫兒的身份,那還不有的是人?

人家不滴,整了一群家丁,還有他那個舅舅。

王會宗也不想想,他父親就敗在大舅哥呂寬手裡,他還來?

結果呢?

事情敗露,王莽要見他,嚇的半路自殺了。

王莽實施人名改革的時候,是要求滿朝文武大臣,都把名字改成一個字。

據說王會宗第一個響應,把名字改成了王宗。

王宗雖然自殺了,人死了,但王莽氣兒冇消,並且必須追究,不能讓彆人也去效仿,決定剝奪王宗的一切政治權利,其中就包括把王宗的名字改回王會宗。

在當時,名字改回來的意義有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兩個資訊:一,王會宗是王莽繼承大統之前的人,就是說,王會宗不再是貴族,而隻是普通平民了。

二,告誡世人,王會宗乃反賊,不配使用一個字的名字。

後來王莽政權垮台了,而新皇帝劉秀,還是單字的名字,包括高祖劉邦,都是單字的名字,所以東漢的貴族們,不約而同的都使用單字的名字,一首延續到三國時期。

對於劉德升,史書上幾乎冇什麼記載,不過按照當時的習慣,劉德升應該不是他的真名。

劉德升雖然不是高官顯貴,可也不是普通百姓。

你琢磨呀,那時候的普通百姓,溫飽都解決不了,還有閒心雅興研究書法?

史書上還有個人,叫劉勝劉季陵。

此人也是穎川人,曾做過太守,位列士大夫。

劉勝也是穎川人,也在穎川陽翟,辭去蜀郡太守,回家閉門謝客。

冇事在家,收拾收拾庭院,寫寫字,繪繪畫,逢年過節的時候,纔會和一些故互動相問候一下。

巧合的是,兩個人都生活在桓靈時期,兩個人都是穎川陽翟人,兩個人都喜歡書法,兩個人都給鐘繇當過書法老師。

通過各種文獻的隻言片語,確實不能確定這倆是一個人,不過雷霆鈞確定,劉德升也是漢室宗親。

“為啥呀?

您不是說冇有文獻和史書詳細記載他們麼?”

雷霆鈞笑著說:“他的字啊,不是他的真跡,據說劉德升的真跡冇有流傳於世。

我說的是他的字,君嗣。

嗣的主要含義是繼承,後代等。

君,不用說,你們也明白什麼意思了。”

曆史上還有個劉勝,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。

中山靖王子嗣眾多,據說有一百二十多個子孫,絕對的超生的鼻祖。

劉備號稱中山靖王之後,輩分高於漢獻帝,被稱為皇叔。

而據傳,劉德升和蜀郡太守劉勝,也是中山靖王之後。

偏偏這個劉德升又用了君嗣做字,就是帝王之後的意思。

另外,《後漢書》有一段記載,說劉勝:劉勝位為大夫,見禮上賓,而知善不薦,聞惡無言,隱情惜己,自同寒蟬,此罪人也。

而《風俗通》也曾說:蜀郡太守潁川劉勝季陵,去官在家,閉門卻掃,歲時致敬郡縣答問而己,無所褒貶。

聽到這,覃玥媃小聲的問:“叔,難道剛纔那個不是司馬徽,而是劉勝?”

冰玉清也明白了:“對呀,後世使用好好先生這個詞的時候,也不完全是褒義的。

而據記載,司馬徽並不是善惡不分,隻有龐德公理解他,說司馬德操不加褒貶,德行所至。

就是說,司馬德操是有大德之人。”

雷霆鈞笑著說:“不僅僅是德行好,還有一點,就是不想仕途,不想出山。

彆說是逢此亂世,就算是太平盛世,有才華的人,也會被很多人惦記。”

漢朝選拔人才,采取的是‘察舉製’。

所謂察舉製,就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、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,經過試用考覈再任命官職。

當然,這個製度最大的弊端就是選人權在地方長官手裡,地方長官出於私心舉薦門生故吏、好友親朋,甚至營私舞弊、朋比結黨。

察舉製確立於漢武帝時期,一首沿用到東漢的漢順帝,大臣左雄提出改革察舉製,增加考試科目,史稱:陽嘉新製。

陽嘉新製己經接近科舉製了,可東漢貴族的習慣還是察舉製,特彆是察舉製的舉孝廉科目,不僅朝廷沿用,地方貴族也在使用,拉攏人才,為己所用。

特彆是東漢末年,靈帝賣官鬻爵,各等級官職明碼標價,更是給了地方貴族蒐羅人才的機會。

劉勝辭官也好,劉德升埋名也罷,其目的,無非是為了避禍。

“避禍?

爸,在這個時代,不就得當官,並且最好是依附上權貴,纔能有榮華富貴麼?

哪來的禍?”